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6496|回复: 2

最新人口数据预示全国出生人口塌陷已经到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3 1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建章:多地最新人口数据预示全国出生人口塌陷已经到来

最新人口数据.jpg
表 1: 2020年各地已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过去几年,国家统计局在这种发布会上,除了公布上一年的GDP数据、粮食产量、就业数据、居民收入等数据以外,也公布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数据。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在这个发布会上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解释说:“人口普查是十年一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也是在11月份进行的,于第二年4月份公布。202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也将在4月份向全社会公布,今天提供不了数据,请理解。”

虽然国家统计局今年推迟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但一些地区已公布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下面是一些地区已公布的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数据:

其一,根据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度温州地区58家助产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数73230,比2019年同期减少19.01%。分户籍来看,其中产妇为温州户籍的活产数48357,比2019年同期减少19.47%;产妇为非温州户籍的活产数24873,比2019年同期减少18.1%。分孩次来看,一孩共34763,占比47.47%,较2019年同期减少15.87%。二孩共38467,占比52.53%,较2019年同期减少21.65%。

我们认为,上述的“二孩共38467,占比52.53%”应该是包括了二孩及二孩以上,因为把上述的一孩占比和二孩占比加起来就是100%。

其二,根据合肥市新闻办发布的数据,2020年统计年度合肥市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10.03‰。而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合肥的出生人口是10.3万人,出生率12.65‰。这意味着,合肥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约23%。

其三,2021年1月24日《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2020年活产数为19.55万,较2017年下降了近10万。《广州日报》没有给出广州市2019年活产数的具体数字,但给出了一张显示广州市2012-2019年活产数变化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广州市活产数在21万至22万之间,取其中间值为21.5万,这意味着,广州市2020年活产数比2019年下降了约9%。

其五,根据2021年1月13日《台州晚报》的报道:2020年台州市出生37420人,其中,新生男宝宝19722名,新生女宝宝17698名。而根据台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台州市出生5.55万人。可见,台州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32.6%。

其六,根据2021年1月13日平湖市本地媒体“乐享平湖”的报道,2020年平湖市出生2916人,比2019年出生的3699人下降了21.17%。

下面再看看一些地区已公布的2020年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

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宁波市户籍人口共出生17945人(含补报768人),同比减少4275人,同比下降19.24 %;

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潍坊市出生34139人,其中一孩12779人,二孩19354人。2019年1-6月,潍坊市出生46009人,2020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5.8%。

2020年1-7月份,安徽省黄山市出生人口6766人,同比减少1374人,减少比例达16.88%。

2020年1-9月份,贵州省贵阳市出生38462人,比2019年1-9月份出生的56215人减少了31.6%。

我们把上述数据整理成表1,可以看出,上述地区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或活产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9%至32.6%之间。

尽管我们不能将上述地区的出生人口降幅推演为全国的全年降幅,但我们结合二孩堆积减弱、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因素认为,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已经没有悬念,出生人口塌陷之狼真的来了。

二孩堆积减弱,是因为从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到2020年已经是第五年。育龄妇女人数减少,是因为年轻一代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0后、90后、00后的出生人口分别为2.23亿、2.1亿、1.63亿,均有明显降幅。

2020年出生人口创下新低,并非中国独有,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出生人口也纷纷创下新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人口也在2020年首次进入负增长。

考虑到未来中国育龄妇女人数继续下降,而未来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更可能继续走低,我们可以说,2020年出生人口虽然是近几十年来最少的一年,但却很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除非未来大力鼓励生育并且取得奇迹性的效果)。中国未来每年出生人口再也不可能超过1400万,而是在向1000万以下急速滑去。如果无法大幅提升生育率,这种下滑将不会见底。

中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住房成本和教育成本过于高昂,导致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比如,根据《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的数据,深圳房价收入比是35.2,也就是说,对于深圳的普通家庭来说,不吃不喝,平均需要35.2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5.1和23.9。高房价极大地压抑了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

要扭转低生育率趋势,首先就要转变生育政策。当务之急是全面放开并在自主生育的前提下大力鼓励生育,也就是在住房成本、养育成本和教育等方面切实降低普通家庭的养育负担。

要减轻育儿家庭的住房成本,可对多孩家庭买房实行免地价的政策。在大城市,地价普遍占到房价一半以上。如果多孩家庭买房可免除土地价格,那么购买价格就会降到原来的一半以下,这将大大减轻多孩家庭的买房负担。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已经有多孩的家庭买房直接降价,也就是地方政府将相应地价部分从卖地收入中免除,对于买房以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免除标准可以视生育率情况灵活调整。

目前生育率普遍高于中国的欧洲国家,将GDP的1%-5%用于补贴家庭;数据表明,家庭补助占GDP高1%,生育率大约高0.1左右。中国目前老龄化负担还不是特别重,所以还有财力扶助生育、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建议对高收入家庭通过孩子人头抵税的方式减免个人所得税,对收入较低家庭,则直接发放育儿补贴。这些减税和补贴措施,是对于本国人力资源的长期投资。对于目前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来说,投资于人力资源恰恰是回报最高的一种选择。

在教育方面,建议缩短学制,把中小学12年压缩为10年,其中小学5年,初高中5年。将幼儿园乃至托儿服务纳入义务教育,由政府直接或牵头兴办大量免费或价格低廉的托儿机构。让父亲和母亲享受相同的产假,则可降低母亲育孩负担并缓解工作性别歧视。还应取消各地非户籍人口的入学限制,只要是中国公民就可以在居住城市获得义务教育,让外来人口真正留在城市生活,并让他们的孩子方便地就近入托、入园、入学。各地教育资源的规划和配置应以维持常住人口可持续的孩子数量为基准。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之后,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一项工作是,要求各地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我们期待中国人口政策将尽快实现从限制生育向鼓励生育的根本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3 10: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惊呼:中国人口塌陷已经到来!


许多中国地方政府的人口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正在大幅度下降。专家以东北超前老龄化为例,担心“东北的今日就是全国的明日”,未来中国将面临经济与老龄化危机。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1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推迟公布2020年的出生人口数据。但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公布的出生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出生人口正在下滑,有地方和2019年同期相比更是骤降32%。

中国携程网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日前撰文指出全国人口塌陷已经到来,如果无法大幅提升生育率,这种下滑将不会见底。

梁建章发表在财新网的文章说,根据各地公布的数据及地方媒体资料显示,2020年度温州地区出生人口约为73230人,比2019年同期减少19.01%;合肥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约23%;台州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32.6%。梁建章在文章中建议,应先由转变生育政策、降低住房成本、减少税率等方面实施,才能根本性的提升生育率。

易富贤:中国诸多政策建立在错误人口数据基础之上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易富贤著有《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一书,为中国人口研究领域专家。他最近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也以生育率低于全国的东北地区为例,指出“东北的今日就是全国的明日”。

易富贤强调,东北经济占全国比例从1980年的13.1%,降至2010年9.1%、2020年5.0%,其中原因之一即是老龄化。等到其它的省份达到东北目前的年龄结构,经济增长率还达不到东北目前的水平,恐影响全国经济发展。

“(中央)预测2035年经济要翻一倍,2021-2035年经济要有4.7%的年增长率。但从人口角度出发,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小。2025年之前中国经济可能可以保持4%、5%增长率没问题,但2025年之后经济增长率就会不断下降。”易富贤告诉本台。

有民间机构推算,中国2019年全年的出生人口或仅有1100万,相比2018年下降400多万,再创1949年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东北三省的出生率仅为0.61%,甚至低于同年日本出生率的0.68%,而日本老龄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

易富贤梳理东北生育率下降超前全国的原因,包含城镇化水平高、多为传统生育文化根基浅的移民、体制内人口比例高,多遵守政府计划生育、国家政策容易深入东北人心,最后是结婚率低但离婚率高,且婚育年龄晚。

虽然国家统计局今年推迟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但一些地区已公布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研究人口发展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学系陈绯念(Feinian Chen)告诉本台,从过往人口结构观察可知,25-29岁的年龄段人口与30-34岁之间的人口有极大落差,前者为中国女性生育的黄金年龄,足足比下一个年龄区段少了1%左右。

“这个下降幅度约为1%,大约是1400万人。有能力生育、或在其生育黄金年龄的女性人数,有很大的减少。”陈绯念说。

她指出未来生育率若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压力将随之而来,不仅经济将面临影响,也会衍生老年人口照料等社会问题。即便政府有意挽救生育率,但目前仍无济于事。

“就中国而言,它发生的速度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要快得多,因为中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死亡率也因此下降。”她说。

RF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3 12: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生育报告:全面二孩政策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

企鹅号

1
文:任泽平 熊柴 周哲

导读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是中国最大的灰犀牛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行,中国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

全面二孩政策不仅没有出现生育高峰,反而出现生育断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2019年降为1465万。2020年数据待2021年4月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公布,但不少地方披露当地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2018、2019年出生人口创1949年以来除1960-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外的新低,2020年必再创历史新低。当前面临的生育形势是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快速减少,生育率大幅下滑,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远超欧美日。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即将退出劳动力市场,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带来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挑战:低成本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年轻人口减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社会阶层固化,投资率和储蓄率下降,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政府债务和社保压力上升,等等。人口红利加速消失,放开生育被人为拖延太久,生育意愿大幅降低。

我们这几年呼吁“全面放开生育,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开始逐渐看到曙光,长期保守的计生政策终于逐渐松动: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1月20日全国人大要求各地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处分。这可理解为对放开生育的默许,从默许到明示,未来或已不远。这些年,倡导“新5%比旧8%好”“新基建”“城市群”“人地挂钩”“新一轮改革开放”“全面放开生育”“放开三胎”,作为学者,通过客观专业科学的研究,推动社会进步,是最大的成就。

建议“十四五”时期全面放开生育,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渐进式改革,以缓解保守派人口生育爆炸的担忧,总之不宜再久拖不决。

摘要

中国70年生育政策及情况演变:人口危机临近。1)生育政策演变:从家庭自主到政府计划,从鼓励到严控再到放松。1949年以来生育政策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变化:一是1949-1953年鼓励生育阶段: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二是1954-1977年宽松计划生育阶段:从节制生育到“晚稀少”政策。三是1978-2013年严格计划生育阶段: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双独二孩”政策。四是2014年至今放松计划生育阶段: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2)生育情况演变:生育率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即将大幅下滑。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业已消退,继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200万后,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万至1465万。2019年出生人口减幅明显收窄主要在于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减幅边际明显收窄和生育率基本稳定,一孩和二孩出生数减幅均较2018年明显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从981万降至593万,没有一孩哪来二孩三孩,预示后续生育形势严峻。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3)低生育率影响:劳动力萎缩,老龄化加速,人口即将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剩男问题严峻。从劳动力方面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达峰值,人口红利消失,中国“未富先老”,预计2050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比2019年大幅减少23%。从老龄化看,由于计划生育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19年中国老龄化达12.6%,2022年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从人口总量看,中国人口突破14亿人,但即将陷入负增长。2019年中国人口突破14亿,《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期的2020年14.2亿不可能实现。联合国对中国人口增长同样存在高估,中方案预测2031年达14.6亿人的峰值。我们预测,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将急剧萎缩,2100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19%降至7%。从剩男问题看,出生人口性别比1982年开始逐渐失衡,特别是在1990-2010年期间一度超过120。“剩男”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已超2000万,到2040年或约4000万。此外,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1)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根据驱动生育率下降主导因素的变化,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高死亡率驱动阶段,人们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多在6以上。二是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低生育率也能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从6以上降到3左右。三是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更接近情感需求,并重视子女质量提升,总和生育率大致从3降到2左右。四是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2以下,低于意愿生育水平。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中国结婚率2013年见顶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2013-2019年离结比从26%攀升至44%;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1990-2015年平均初育年龄从24.1岁推迟至26.3岁,主要初育年龄从20-27岁推迟到22-29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600万,学历越高“剩下”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基础。3)教育医疗住房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9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8%。“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国际经验:鼓励生育效果如何?1)OECD经验:鼓励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国家鼓励生育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保障休假、经济补贴、托幼服务、女性就业支持等四个方面。其中,休假长度和生育水平相关性弱,其中原因在于延长女性休假时间与保障其就业权益存在一定矛盾。家庭福利开支比例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2015年OECD国家家庭福利开支与GDP的比例平均约2.4%。入托率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0-2岁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2017年OECD国家0-2岁平均入托率为35%。女性就业权益保护与生育水平有一定相关,男女就业差距越小,生育水平越高。2)法国:积极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总和生育率接近2。法国早在二战前就开始鼓励生育,通过完善细致的津贴体系、多样化的托幼服务和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等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2018年总和生育率达1.88。2015年法国家庭福利开支占GDP比重达3.7%,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一;2014年0-2岁入托率达56.3%,远高于OECD水平。法国大企业携手打造家庭友好型企业氛围,男女劳动参与率差距不到10%;此外,占比约9%的移民对法国生育率回升也起到一定作用。3)日本:传统性别分工激化工作与家庭矛盾,总和生育率停留在1.4左右,人口形势严峻。日本在1970年代之前一度控制人口,1990年代开始鼓励生育,但2018年总和生育率仍停留在1.4,低生育率导致日本人口于2008年见顶、2100年将比峰值减少53%,并且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为全球之最。原因在于:一方面日本错过了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机。二是日本鼓励生育力度较弱,家庭福利开支占比仅1.6%,在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三是日本“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较为普遍,职场性别歧视严重,越来越多日本女性放弃结婚生育,1990-2015年50岁以上女性终身未婚率从4.3%激增至14.6%。

政策建议:应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1)摒弃人口是负担观念,更加以人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人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2)立即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全面放开,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3)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4)放开生育是把选择权还给家庭,不是强制生育。全面放开生育是把生育权从国家计划回归家庭自主,是把生育数量多少的选择权交回给家庭决定,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8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